发布日期:2025-07-09 点击量:48
在鲁班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刘洋于6月26日-28日前往武汉参加以“数智赋能城市创新·协同共治发展蓝图”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代表,以及智慧城市领域产、学、研、用单位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城市行业创新发展大计。
会议期间,多位院士、行业专家,优秀学者、企业高管做了精彩主旨报告。同期还举办了20场主题分会场。
在众多分会场中,刘洋老师特别关注了“产教融合培育人才,打通智能建造与管理,激发城市数智化转型内生动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议题。在会议中,学习到了多种创新模式、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对于培养适应未来城市建设需求的人才至关重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前沿技术,还能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智能建造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管理理念的转变,未来的城市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协同性。
刘洋老师还参观了国内30余家智慧城市领军级研究机构、智能技术和应用研发的头部企业、优秀高校、高职院校等展示的智慧城市大模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际落地应用的最新创新成果、最新技术装备。
基于本次大会的前沿洞察与深刻启示,我院教师对未来专业建设有如下思考:
1.深化“智能+”专业融合: 依托现有数据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布局和拓展“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等交叉融合型新专业方向,紧密对接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需求。
2.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进一步深化与鲁班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探索共建“产业教授工作室”、“企业冠名实验室”、“真实项目驱动式课程”,将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标准和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全过程,打造“入学即入行、毕业即胜任”的人才培养闭环。
3.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拟建设数字城乡建筑与BIM实训中心,模拟真实城市场景,支持学生进行从数据感知、分析决策到智能应用的全链条实践。大力推动“项目制学习”和“跨学科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参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际挑战。
此次大会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产教融合与智能建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未来,我院将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城市的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文字:青春工信
图片:青春工信
编辑:刘玉诺
一审一校:刘 洋
二审二校:蔡瑞琦
三审三校:吕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