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新 E 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5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5-09-30 点击量:7


 202025年9月19 日,昆明城市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新 E 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组织召开《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5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特邀省内外高校及行业领域专家共同研讨,旨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适配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760760200750706.jpg

     本次论证会专家组由多领域权威人士组成:云南财经大学余益民教授(正高级工程师、院长),深耕物联网工程、智能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与区块链领域;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恒测试总监(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专注物联网摄像机芯片系统测试与 AI 算法测试;贵州中烟技术中心韩慧杰高级工程师(工艺技术研究员),具备物联网工程与计算机领域丰富实践经验。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车文刚、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张洋出席会议。

论证会上,车文刚院长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强调本次论证会对优化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随后,张洋全面汇报《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5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架构、教学进度安排、师资与实训平台等支撑条件等维度,详细阐述方案的整体设计思路与核心内容。

1760760237777513.jpg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细致审阅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围绕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课程结构的逻辑性与前沿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以及专业特色的凝练路径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质询与研讨,并结合各自领域经验提出具体建议:

贵州中烟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韩慧杰指出,方案在学科融合与学生能力提升方面仍具优化空间,建议“进一步整合交叉学科内容,强化网络安全与数据二次处理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同时强调“应在物联网与网络安全的交叉领域深化安全风险管控教学,引导学生以专业视角发现并解决行业实际问题”。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测试总监苏恒聚焦实践教学与产业对接,提出“专业集中实践模块可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议引入主流企业常用的软硬件及开发平台,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流程与开发模式”。他还从课程体系构建角度建议,“完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集中实践’的课程链条,确保知识体系能够有效支撑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并应重视学科梯队建设,保持项目延续性,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学科方向”。

云南财经大学余益民教授从课程优化与能力培养角度指出,方案存在“部分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关联性不强、编程能力培养需进一步强化、RFID与传感器相关课程可整合”等问题,相应建议“加强核心编程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物联网产业应用实际”。

经充分研讨与意见整合,专家组一致认为:《培养方案》系统贯彻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指导思想,紧密契合物联网工程技术发展脉络与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前瞻性。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聚焦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等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设置科学,通过内容整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效衔接,核心课程覆盖传感器原理、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系统设计等关键领域;学期与学时安排合理,实践教学环节丰富,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能够较好满足物联网行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同时,方案依托学院现有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基础,结合云南省区域经济与数字产业发展特点,初步构建了特色鲜明、可持续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文字:王林浩

图片:南   拓

编辑:于   涵

一审一校:张   洋

二审二校:蔡瑞琦

三审三校:吕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