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0 点击量:34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高校青年群体生态保护实践,根据云南环境科学学会《关于开展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在行动”的通知》部署,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现面向全省高校团委及社会组织,公开招募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小分队。体育学院青衿护洱公益服务志愿团经过前期准备项目申报,入选为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在行动”重点实践团队,专赴云南省洱源县,开展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
大理洱源作为洱海源头,是维系洱海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也是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重要区域。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洱源面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助力洱源生态保护与修复,特开展本次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3日—2025年7月9日实践过程中,昆明城市学院体育学院青衿护洱公益服务实践团的成员们,与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洱宝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合作协议,为校企携手助力公益事业搭建起稳固的桥梁,还围绕下午即将开展的茈碧湖环保行活动展开了细致探讨,共同擘画守护碧水清波的实践蓝图。
实践中,学生们去到茈碧湖畔,手持垃圾袋,俯身沿湖而行,目光如炬地搜寻着散落的白色垃圾,指尖划过之处,湖畔渐显洁净本色。途中,学生们特意准备了调查问卷,细心收集参与者与周边群众的心声,探寻公众对湖泊保护的认知深度与参与热忱,为公益项目的深耕厚植积攒着最珍贵的民意基石。
学生们走进洱宝实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富有意义的深度探访。作为洱源龙头企业,洱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的嘱托,其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与清洁生产技术,从 IC+AO 处理工艺、中水回用,到排放检测、节水工艺及污染物减排方法,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平衡生产与环保的用心,让学生对 “产业发展不破坏生态” 的模式有了具象认知。
学生们走进风光秀丽的梨园村,探寻这里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之道。他们实地了解到,分散的生活污水经完善管网汇聚至山腰处理点,湿地里的菖蒲与碎石各司其职净化水质。这些可见可触的管网走向、湿地植物分布和处理池运作流程,让 “分散式污水收集”“人工湿地净化” 等概念变得鲜活可感,其带来的沉浸式认知远胜课堂讲授,更启发了学生对乡村治理创新的深度思考。
学生们还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宣讲活动。通过直观的生态对比展示,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动阐释;又系统讲解 “垃圾分类”“资源节约” 等环保理念,以科学准确的方式让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现场互动积极又有序,随后的环保知识竞答环节里,孩子们更是踊跃参与,围绕 “可回收物分类”“节能措施” 等问题热烈交流。活动尾声,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一同在设计绘制的蓝鲸污染画稿上郑重签下名字,许下爱护环境的诺言。这场充满意义的活动,是环保理念普及与实践的生动注脚,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绿色信念,让绿色生活方式渐渐成为吹拂社会的新风尚。
从企业到乡村,从湖畔到校园,志愿团以社会服务和公益实践,勾勒 “全民共护生态” 画卷,让绿色信念如洱海涟漪,生生不息。未来,学生们将以此次为期七天的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与各方的协作,让绿色信念如洱海涟漪般扩散,让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的绝美画卷在全民共护中永续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