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30 点击量:168
5月27日,一场关于音乐教育与美育浸润的思想盛宴热烈开启。“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昆明城市学院隆重举行,14位国内音乐教育权威专家围绕十个议程交流碰撞,共同探讨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共谋高校如何推进美育浸润行动走深走实。
今天推出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郭彪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余丹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张云良教授、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赵洪教授等4位专家的发言摘要。
中国音乐学院郭彪教授:
传递音教薪火,担当美育重任
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学院院长郭彪教授就“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提出创新性观点。他强调人才选拔需秉持“精英标准”,主张根据学生专业基础、发展需求设置差异化培养方案,通过“精准施教+动态评估”实现因材施教,以“自信培养”为内核,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系统化实践路径。
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
深化美育内涵,构建生活化音乐教育
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针对“音乐教育中的跨学科问题”提出深刻见解。她指出,此类问题与课程标准紧密相关,强调需构建“统一的育人系统”,而音乐教育的核心应聚焦于“内涵建设”。在音乐教育教材编写方面,余丹红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她通过创新融合传统节日文化与音乐教学,将生活元素融入教材编写,注重建立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联,使音乐课堂转化为感知生活温度、链接社会脉络的窗口,生动诠释了“美育浸润行动”的实践路径。
浙江音乐学院张云良教授: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构建多元实践育人体系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张云良教授关于“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他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第一是围绕“多能一专”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彰显“多能”,注重“一专”;第二是建立“二种课堂”(常规、实践)为主阵地,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艺术实践体系;第三是强化“三种实践”(教学、艺术、社会)的融合催化作用,构建了落实“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第四是培养“四种能力”(教学、表演、编导、研究),形成了院所协同、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赵洪教授:
深化美育浸润,八大行动促发展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教授对于此次“美育浸润行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赵洪教授认为:“美育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并提出了浸润行动的核心要点——“八大行动”,主要包括美育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校园美育文化营造活动、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美育指挥教育赋能行动、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等。她认为,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作为教学的核心素养,是推进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