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 昆明城市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聚焦美育浸润·共商音乐教育发展——2025届“以团建班”教学成果展演音乐会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6-06 点击量:207


聚焦美育浸润·共商音乐教育发展——2025届“以团建班”教学成果展演音乐会圆满落幕

5月26日晚,在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的支持下“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云南省大剧院音乐厅内开启精彩序幕。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联合昆明市三所中小学,带来“以团建班”教学成果展演音乐会。

参加研讨会的国内音乐教育权威专家、云南艺术院校相关专业负责人、昆明城市学院领导和师生近千人现场观赏观摩。 “云南学校美育”和云南网联袂进行线上直播,吸引2.5万人次观看、8.3万次点赞。这场融合经典与创新、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艺术盛宴,不仅展现了“四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卓越成果,更以美育之力为线上线下观众献上了一场直击心灵的视听之旅。

/精彩现场/

艺术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音乐会现场,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现场指导,国家一级指挥杨春林、昆明城市学院特聘指挥胡星宇、叶明菊、郑国富等先后执棒,16个节目依次绽放:管乐交响气势如虹,民族合唱传唱非遗,师生原创作品尽显创意,中小学乐团联动添彩,流行与古典跨界碰撞……从激昂旋律到空灵童声,从传统民乐到现代编曲,舞台上光影与声浪交织成震撼画面。

参与展演的昆明城市学院学生以2025届音乐学院毕业生为主,多数学生入学时几乎零基础,学校通过“以团建班”模式,让这些学生在管乐团、弦乐团、交响乐团、合唱团、民乐团专业建制的熏陶中,逐渐成长为具备“重协作、能排练、善演出、会教学”全方位综合能力的人才,连续三年就业对口率保持在97%以上。

这一模式还在美育浸润行动中赋能并培育了58支中小学艺术团体,中小学参与者在舞台上完成蜕变:江岸小学的孩子们在合唱中学会“倾听和声”,收获“歌声变美、自信提升”的双重成长;来自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的何元鹏同学从“紧张吹错音”到“从容应对大场合”,张淼鑫同学则把排练场变成“交友课堂”。这些跨越年龄的舞台蜕变,正是美育浸润从“播种”到“开花”的生动见证。在教育者的视角下,美育是“看不见的成长”:昆八中音乐学科组长唐佳提到,民乐团训练让学生“从怯场到沉稳”,高校与中小学的联动则形成“传帮带”,艺术教育成为跨越年龄的“成长接力”。

/专家点评/

听见美育改革的“云南声音”

专家们现场讲述了与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的渊源,对“以团建班”模式给予高度赞誉。专家们惊叹于零基础学生短时间内组建乐团,十余年间实现了学生规模与教学质量的双重突破。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指挥杨春林认为,师生们创作的民族音乐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是国内外教育界的创新典范,为音乐教育普及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思路,期待该模式能在全国推广,培育出更多优秀音乐教育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尹爱青教授是“以团建班”模式的见证者,她认为这一模式体现了昆明城市学院立足昆明、服务云南的办学理念,以及落实国家美育行动、通过乐团平台有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师德情怀。

国家一级作曲家、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刘晓耕发来贺信表示,“以团建班"模式强调通过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协作、沟通和集体创造力的培养,打破传统艺术教育中个体孤立学习的局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演出虽已落幕,但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的美育探索从未停止——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协同与大中小学校美育贯通,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艺术教育普惠,让每一个音符都成为照亮成长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