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 昆明城市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打破-跨界-融合!重塑「花店+ 」未来商业空间──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评审

发布日期:2025-06-21 点击量:3


       当鲜花遇见咖啡香气,当绿植邂逅文创灵感,一场商业空间的创新革命正在环境设计课堂悄然上演!本次环境设计专业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携手校企合作单位时时刻刻花植生活实验室 带来真实项目挑战——以 “花店+”多业态融合为命题,要求学生打破常规,用专业知识重塑传统花店,打造集美学体验、社交互动、消费场景于一体的创新空间。同时邀请行业资深设计师与环境设计专业导师驻场指导与专业知识交流,进一步深化艺术学院《项目制跨专业联合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建设改革。

花与灵感齐飞!看环境设计生如何用脑洞重塑「花店+」新宇宙。

01真实项目进课堂

        课题名称:多业态融合花店商业空间设计。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PBL项目制教学)。

项目背景:传统花店向复合业态转型,需打造“花店+”创新空间。(本次设计聚焦 “花店 +” 核心理念,要求同学们在限定面积内,探索业态融合与空间叙事的平衡:既要考量商业逻辑,又要塑造独特空间体验,让花店成为城市中兼具商业价值与情感共鸣的 “微生态空间”,回应行业转型需求,也为商业空间设计教学注入实践思考。)

设计任务

1.选址与规模:A类(50㎡以下)、B类(100㎡以下)、C类(150㎡左右)任选其一。

2.空间类型:纯室内、室内+外摆、室内+庭院自由组合,可选社区店等形式。

3.功能要求:核心功能为花艺展示、零售、工作区;附加业态至少融合2种(如休闲、文创零售等)。

4.成果要求:小组1-3人分工,提交2张A0展板、模型/多媒体、汇报文件。

设计重点:业态融合、用户体验、商业可行性、创新性。

评分标准:概念创新(20%)、功能合理(25%)、空间表现(25%)、技术深度(15%)、团队协作(15%),可持续设计可额外加分。

02

打破传统跨界融合

空间设计设计融入VI与SI。VI(Visual Identity )即视觉识别系统,通过标志、色彩、字体等视觉元素,统一品牌形象,助力消费者识别与记忆 ;SI(Store Identity )是终端门店形象识别系统,含门头、产品、情景等识别,规范门店形象,提升品牌辨识度 。二者从视觉和终端场景,共同构建品牌形象。

空间设计与商业运营的融合:打破传统花店单一卖花的功能,将空间设计与商业逻辑结合。融入咖啡轻食区、文创产品陈列区,需考虑人流动线规划、消费场景营造,既符合环境设计的空间美学,又满足商业运营的客单价提升需求。

美学设计与用户体验的交叉:花艺美学与体验设计结合,通过绿植装置艺术、光影氛围打造沉浸式场景,同时引入DIY花艺教学、会员定制服务等互动功能,让空间设计不仅满足视觉审美,还能增强用户参与感(类似“花店+生活方式空间”的模式)。

生态理念与商业可持续性结合:环境设计中的生态材料(如可降解包装、再生花艺容器)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结合,既体现环保理念,又能作为品牌差异化卖点,吸引注重绿色消费的客群,实现学科理念与商业价值的跨界统一。

03

“专业+行业”双师赋能

        院校教师主导空间功能与美学系统,行业导师注入 商业运营基因,双师协同破解功能叠合-流量互导-文化增值三大痛点。

项目评审中从业态共生性、体验沉浸度、运营可持续及文化增值力等提出建议与深度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课程作业展上,行业资深设计师与环境设计专业导师与同学们在进行成果交流,和同学们围站展板前,从设计逻辑到创新点,一点点剖析探讨。看着大家对“花店+”空间的探索,既欣慰于成长,也在交流中收获新启发,从概念构思到空间呈现,看着大家把“花店+”理念落地,在交流里碰撞对商业空间的理解,教学相长,这就是设计课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04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展示

第一组:陈永敏 宋冰月(指导老师:贾蓉)

设计说明:在昆明871文创园内,由废弃厂房蜕变而来的“第二十一瓣”,宛如工业遗迹与自然美学碰撞出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处先锋疗愈花艺空间,秉持“这里没有药片,只有花瓣”的独特理念,以天然材质精心构筑起充满温度的疗愈场域。步入其中,工业风的斑驳砖墙与灵动鲜活的花卉绿植相映成趣,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美学氛围。创新推出的情绪急救花盒,用芬芳花材舒缓焦虑;订阅式疗愈日历,以每日一花传递温暖。同时,这里还将科技与公益深度融合,为忙碌的都市人打造了一方放松身心、治愈心灵的理想绿洲。

图片
图片

第二组:赵学铭 李润欣 江芯竹(指导老师:苏晓梅)

设计说明:设计一个“花店+酒馆”的联合型商业空间,以草木为诗,以时光为酵,遇见万物生长的哲学。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逐渐从 转向 ,渴望在 中寻找内心的平衡。当代年轻人既追求,又向往具有 的体验——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杯酒,更是一场能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和解的仪式。是一个打破边界,治愈共生,自然与微醺共生,花为主体,酒香烘托,“打造一个集视觉美学,视觉体验,味觉享受的沉浸式社交空间。让顾客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觅得一处疗愈身心,释放压力,放松,温馨,慢生活慢节奏的第三空间。

图片
图片

第三组:王欢 徐鑫(指导老师:贾蓉)

设计说明:这 一次暖暖和大喵将在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奇迹大 陆展开新的旅行,探索 世界、发现美景、收集服装.崭 新的多元玩法将会给玩家带来丰富有趣的 梦幻游戏体 验。指尖繁花,邂逅无限幻境。“指尖”喻互动, “繁花”双关花卉与服饰; “邂逅”营造浪漫, “无限幻境”指游戏世界观及花店虚实沉浸体验,传递以花联结现实与幻想的品牌内核。以「无限暖暖」IP的治愈系美学为核心,围绕“花与少女的奇幻冒险”展开叙事,打 造集 花艺美学、轻奢零售、甜品社交、IP体验于一体的复合空间。目标客群为18-35 岁女性,兼顾IP粉丝、花卉爱好者、精致生活追求者及社交打卡人群。

图片
图片

第四组:罗安秀 陈敏芮(指导老师:苏晓梅)

设计说明:在昆明翠湖之畔,我们精心打造了这家中式风格的插花店,旨在传递中式美学与自然之韵。空间布局上整体空间以木质结构为主调从地板到楼梯,温润的木材营造出亲切而自然的氛围。开放式的布局让顾客一进店便能毫无阻隔地欣赏到各式插花作品及功能流线。

图片
图片

第五组:米榕 熊青鹏(指导老师:贾蓉)

设计说明:花店以“墨染珠华,茶韵花间”为设计理念,落址万象城,将东方美学与现代轻奢巧妙融合。空间以墨色为主调,如泼墨山水般晕染出沉稳底色,点缀朱红元素,恰似画卷中跃动的朱砂,勾勒出典雅华贵的气质。大量运用曲线造型,门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如书法笔触般灵动飘逸;室内弧形展架、柔婉吊顶,呼应茶道中水纹的舒展之态。同时融入竹编屏风、中式茶器花樽等元素,搭配暖调灯光,营造出墨香、茶香、花香交融的雅致氛围,让顾客在选购鲜花时,沉浸式感受新中式的独特韵味。

图片
图片

第六组:肖娴 谢宜娜 龙希媛(指导老师:苏晓梅)

设计说明:“花间慢”花店×大山女性手作公益空间设计以鲜花为媒,连接都市与深山,赋能大山女性。店内设“慢手作”区,借天然材料让生活慢下来。销售收益透明分成,大部分回馈作者,小部分用于原料采购与技能培训,定期办体验课,收入注入公益池。空间融入手作元素,用自然材质与柔和灯光营造氛围。借会员制提升粘性,让都市消费滋养远山梦想,传递深度善意 。

图片
图片

第七组:刘婷 唐爽(指导老师:贾蓉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昆明“亚洲花都”为基底,融合《小王子》IP,打造“轻奢、温馨、自然”的花咖空间。提取星际浪漫元素与玫瑰符号,通过品牌logo、视觉系统及特色花束实现IP深度植入。设置鲜花展示、咖啡休闲、拍照打卡等多元功能区,结合棉麻、木材等自然材质与干花回收、咖啡渣种花等可持续设计,既呼应小王子守护自然的精神,又以“花艺管家式服务”传递情感价值,让顾客在星际邂逅的场景中,体验鲜花与咖啡交织的浪漫,成为城市情感消费地标。

图片
图片

第八组:张怡 施文君 张凯(指导老师:苏晓梅)

设计说明:以“细胞”为视觉核心,构建三重空间叙事:镜像迷宫以玻璃镜面与绿植打造无限延伸的生命场域,隐喻生死边界的模糊性;细胞分裂展区用解构的花瓣装置模拟生命增殖轨迹,传递“死亡非终点”的哲学;轮回花厅以环形花架陈列枯萎与新生花束,搭配荧光细胞纹样,演绎生命循环。小资文艺的空间调性中,金属网格与柔光灯勾勒细胞肌理,顾客穿行其间,在花与科学的交织中,感受逆熵而生的生命诗意,打破心理封闭,重识存在之美。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