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 昆明城市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数智激活红色底蕴,设计唤醒绿色生态——昆明城市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展东村采风实践

发布日期:2025-06-13 点击量:4



2025年6月11日,昆明城市学院艺术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深入嵩明县嵩阳街道东村社区,开展以“红色文化数字化采集+绿色生态设计化提升”为核心的专业采风实践。作为本次参与到东村采风实践活动专业中的专业之一,我环境设计专业以学科特性和专业所长出发,围绕下辖6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占地39.24平方公里的山区社区开展。东村拥有“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森林乡村”的称号,其独特地理条件为设计专业提供了“红色资源数字化记录”与“生态空间艺术化设计”的实践场景。实践团队依托校地合作平台,以任务书要求的“影像采集、案例对比、方案设计”为核心,构建“文化调研—生态分析—数字整理—设计构想”的实践体系,让学生在实地调研中探索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图片


多维实践探索:

红色遗存与生态要素的系统性记录 

依据采风实践任务书要求,学生通过镜头和画笔记录东村的红色故事与生态之美,再用设计思考如何让这些资源“活起来”。深入东村各自然村,聚焦红军长征时期标语墙、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遗存,以及龙王庙水库干渠、民居村落、古树群等生态界面,每人完成包括高清影像采集,含建筑肌理、街巷尺度等类别,同时绘制体现乡愁景观及建筑构造的手绘稿,记录民居轮廓、植物小品等乡野写生素材。

图片
图片
图片

返校后,学生将基于影像与手绘素材,运用数字绘图技术对观光小火车环道景观和东村会堂艺术走廊等空间进行设计,打造便于乡村文旅开发的趣味性、互动性景观设计。设计方案要求既保留村落水利功能又形成文化符号,为农田与村落过渡带规划“生态农业展示区”,通过艺术化植物配置与路线引导,将空间转化为兼具观赏性的文旅场景。


数智与艺术融合:

任务落地与振兴动能的双向促进

采风过程中学生代表晋同学还接受了嵩明县融媒体记者采访时采访,他表示:“这次很荣幸能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美丽的东村采风。东村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子,希望通过采风素材发挥专业特长,结合采集到的在地文化元素助力乡村振兴,用设计去赋能红色文化、田园景观、庭院经济与村落文旅。”

图片

专业负责人李立秋老师介绍,此次采风让学生在校政合作的时间任务要求中开展,可以解释为一种“任务导向—项目实施—问题解决”的实践模式,既确保教学目标落地,又服务乡村振兴的设计需求,专业属性更可以通过对山乡环境、聚落发展变迁、民居功能空间重塑、景观植被与生态旅游发展等多维度的采风调研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地性设计探索。为东村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兼具专业性与可行性的发展建议。未来专业还将与东村深化合作,推动采风成果转化为具体方案,持续以“数字化记录红色底蕴、设计化提升绿色生态”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这片山乡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