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培训交流 促进内涵建设】——大数据应用讲座为我校干部、教师传真经

发布日期:2013-11-29 点击量:1687


11月28日下午,我校在慧源楼102国际报告厅组织第一期干部和教师学习系列讲座。本期系列讲座的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管理效能”,首场讲座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俊超教授主讲,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职能部门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辅导员,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副教授及以上专职教师,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我校党委书记章秉纯主持。
我校王昆来校长首先做学习动员讲话,他说到,为适应新形势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将组织系列干部和教师学习交流讲座。讲座旨在促进学校内涵、外延协同发展、综合集成改革,加快干部、教师素质转型,做好学校从机遇成功向素质成功转型的必要准备,进而使学校往更高水平、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优质教育靠拢。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管理效能”的专题讲座,王校长谈到,大数据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关于大数据服务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客观要求,对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校长最后要求,参培人员要把自己“摆”进去,调整心态、认真研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处理好工学矛盾,树立起解决新时期能力不足意识的准备。
随后,张俊超教授以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为大学管理决策服务为主题展开讲座。张教授首先向大家分享了她对大数据时代的感受,张教授谈到,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是大样本、实时监测和连续监测,这是时代的进步。而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是形成用数据说话的理性决策思维;是需要分析和利用多种类型数据形成对事物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是由探索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转变的思维。她谈到,输入-环境-输出理论是很好的诠释如何利用数据为院校管理决策服务的问题。张教授随后引用大量国内外利用数据为院校管理服务的例子,随着她深入浅出阐述,再现了抽象数据为管理决策的生动局面,并由此介绍了国内外许多高校在院校研究中数据使用的新方法、新手段。对我国院校研究大数据运用的现实情况分析中,张教授指出,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院校研究数据库的建设、公开进展缓慢和大数据院校研究规模、方法落后是制约当前大数据在院校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原因,为此,张教授提出,提高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营造数据文化、提高数据仪式和数据质量及加快数据系统的建设、公开和共享是院校研究数据库建设的未来趋势。
章秉纯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张俊超教授“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为大学管理决策服务“的主题讲座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不可抗拒的学术魅力,由浅入深、由远及进、由现状及未来的探寻,不仅给大家带来一餐丰富的饕鬄盛宴,更为我校在适应新形势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讲座在欢快的交流互动及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据了解,近期学校还将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云南大学张德海教授等名校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校长王昆来作主题讲座。
 
                                         (邹敏 林虹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