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争先进,办学转型当标兵系列报道之周开弟老师

发布日期:2014-09-18 点击量:152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她,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是会计学院的教研室主任周开弟老师。
苦心孤诣育英才
作为一名教师,并不是仅仅传授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进步?看到学生们进步,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欣慰。”这是采访中周老师所说的。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启发学生,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私人定制”是周老师一个惯常的教育方法,为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思考和收获,周老师常常想方设法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同学发散思维,发表见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周老师在课堂上能化枯燥为趣味。
 “在教学设计上要主动而不是被动,要引领而不是迎合,要富于想象力,结合学生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前,周老师都会认真通读要教授的课程,并准备全学期的教案和课件(因为是实作课,所有的大量的实物扫描件逐一扫描,并且掌握法律、法规最新动态),制定教学计划,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并按大纲要求布置实践练习和作业。课上认真负责,课后呕心沥血,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所以一直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在过去的一年里,周老师对学生的实作材料进行逐一详细检查,总教学班级人数为228人,记账凭证每人103张,总的23484份,原始凭证每人131份,总29868份,总分类账每人53张,总12084页,明细分类账每人124页,总28272页,日记账每人4张,总912张,会计报表每人4张总912份,会计综合实验报告228份。
教研互促勇担责
周老师在做好作为一名专职老师的工作的同时,作为教研室主任,周老师认为,团结教研室教师做好专业建设和开发,合理制定教学任务犹显重要。
以上一学期为例。学期初,布置各门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学期工作,统一各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考核方式等问题,并形成书面文档。学期中,完成期中教学检查:对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处理,如调停课、教师状态、学生状态的调查、对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以及对对任课老师作业布置、批改、登记情况检查;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整个学期坚持贯彻青年教师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积极参加质量工程建设。抓好教研活动,认真听每一位老师的课,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从一定程度上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并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正常进行。
为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顺应学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周老师还主持并参与了基础会计学考试改革,把原来基础会计学一考定期末成绩的方法改为阶段性考试,并加入基础会计学项目实验四次,将动手能力和知识拓展一并加入期末总评。充分体现培养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理念,使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方法多元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针对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问题,周老师为学生耐心指导,针对在嵩明报名还是在昆明报名的问题进行咨询,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提供最大便利。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第一批12人,开题审查24人,第二批论文12人,专业实习18人,均达到毕业生的要求。
厚德博学为人师
自周开弟老师参加工作以来,认真遵守教职工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保质保量完成自己工作任务;周老师从1995年担任教师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20年来,周老师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工作上孜孜不倦、认真负责,生活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与同学,尊重同学们在思想状况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把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做到同学们的心坎上,与同事,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一同撑起庞大会计学院的多项教学任务。周老师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相信,周老师今天用汗水浇灌那些含苞欲放的花蕾,明天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周老师经常会说说,自己和其他老师存在的差距有二,一是科研工作的推进缓慢,科研成果较少,二是专业知识专研不够,要积极向同事学习。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采访过周老师,才了解会计学并不只是固着于形式的学科,其专业要随时与市场的需要相迎合,而作为会计学的专职教师,在面对繁琐的学生作业时,更是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细心和热情。采访至此,可以想象一名好的会计学老师有多辛苦和令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