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语种“五个项目”评选我校取佳绩

发布日期:2014-09-25 点击量:1347


随着桥头堡建设步伐和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我国对通用语种以及特定东南亚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多年来,云南省多个高校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依托地缘和专业优势,通过自身建设与积累,在东南亚南亚语种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
近日,在云南省教育厅公布的《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高等学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五个项目评选结果的通知》(云教高〔2014〕106 号)中,我校泰语专业入选2014东南亚南亚语种新专业支持计划项目,我校岳桂英老师开设的旅游泰语课程入选云南省十个2014东南亚南亚语种精品课程,我校陈丽媛等四名学子获东南亚南亚留学生支持计划项目,我校阮氏黄丹老师入选东南亚南亚特聘教师支持计划。
我校目前开设的小语种专业有泰语、朝鲜语(韩语)以及越南语三个专业,其中 ,专职教师13名,2009年泰语专业获批省级重点小语种教研室,朝鲜语有专任外籍教师4名,为云南省之最,泰语专业建设中科研成绩、省级质量工程建设成绩斐然,为云南省独立学院之最,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2009—2014年,我校在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过程中,有近十个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4月,我校成为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单位,并于 2012年3月20日成立了“小语种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
我校为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行“2+1+N 跨国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提供丰富的专业实习类别项目,包括学校教学实习、夏令营教学助理、赴泰(泰国)教学项目等。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同时,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已成功开展“泰国水灯节”“韩国文化日”“越南文化周”等丰富的课外活动。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对我校小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时期的小语种专业建设将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小语种人才培养研究中心”为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在小语种学科专业知名专家的引领下,建设高素质教学队伍,培育形成有利于小语种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学院教育、研究、文化的氛围,提升小语种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加大资源共享,总结并推广多元化小语种人才培养成功经验,探索适应云南省桥头堡建设需要的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发挥其示范、交流作用,不断提升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力。
就读于我校2012级越南语专业的李盈云同学曾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越南语演讲大赛二年级组优秀奖、云南省高校第二届东南亚语种演讲比赛越南语专业组三等奖、我校2012—2013下学期越南语演讲比赛三等奖、2012—2013下学期越南语单词比赛二等奖。她表示,随着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不断深入以及西南地区与东盟经济体的经贸发展,越南语专业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一名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在近两年的学习中,她越来越喜爱越南语,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