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10-12 点击量:1346
不忘初心 回望来路
1978-2018弹指一挥40年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出。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
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来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谱新篇春风吹暖中国梦
从1978年的冬天出发,中国风雨兼程走进新时代,在这短短四十年间,中国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
交通
改革开放40年,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开就能叫到网约车……中国居民出行方式发生巨大进步。
通讯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通讯行业飞速发展的40年。从书信、电报到BB机、“大哥大”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40年间,通讯工具的变化映射出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更为便利,更加及时。
网络
改革开放40年,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和“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催生了一系列“互联网+”共享经济新业态,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平台,以滴滴出行、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台不断涌现,这些第三方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提升出行效率、节能减排和拉动就业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装备制造业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便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诞生——从“复兴号”高铁首发到国产大飞机首飞。
从“华龙一号”扬帆出海到“天宫一号”驻留太空,从摘取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到国产航空母舰下水……它们承载着国人梦想,凝聚着中国智慧,也彰显出中国制造不断增强的实力。
教育
改革开放40年,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我国教育大步向前。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94%。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13.21%、6.82%、9.60%、10.70%、8.11%、9.75%。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学习路径越来越广。
习近平这样表述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贡献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40年前,邓小平同志大声疾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说:“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习近平强调:“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纵观历史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80后、90后、00后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会好好珍惜这个时代带来的机遇同时也会积极迎接挑战更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建设美好的中国。